《建军大业》观后感 -8846威尼斯

联系8846威尼斯
您现在的位置:8846威尼斯 > >

《建军大业》观后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审核部  肖颖


继电影《建国大业》、《建党伟业》之后《建军大业》隆重推出,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“建立三部曲”,让枪炮声、号角声、呐喊声再次回响,让鲜血染红的红旗迎风飘扬。

影片上映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,成为人们再次重新看待、关注“建军节”这个已经日渐被忽略飘过的“节日”。此前“建军节”甚至拼不过舶来的“情人节”、“圣诞节”,至少在有些人看来是似有似无的。或许是因为这个节日没有法定假期,或许是因为我们处于和平时期已经多年,让每天忙忙碌碌、疲于奔命、混迹网络的人们,对一支军队的建立没有多少关注度了。然而,《建军大业》却给我们呈现出了那段峥嵘岁月、星火燎原、前仆后继、热血激昂的历史场面,让我们看到了在国共合作被破坏、军阀混战、黎民惨遭涂炭,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前途迷茫的大背景下,以周恩来、贺龙、朱德等为核心的有志之士,审时度势、有胆有识、不怕牺牲、坚定果断地发动了“八一”南昌起义。在统筹策划、战略部署、奋勇战斗下,正式拉开了拯救全中国的第一支属于工农革命的“军队”的建立之战,一举攻下南昌城,打响了建军大业的第一枪,也打响了反击反动派的第一枪,这是人民军队的源头,也是武装斗争的起点。影片除了南昌攻城之战,还着重呈现了“三河坝战役”的激烈与惨烈。朱德为了保存革命力量,掩护主力部队转移,以3000多人对抗国民党30000多人持续3天高强度的兵力和武力进攻,展现了革命军人无畏无惧、不怕牺牲的精神,也展现了人民军队打不垮、拖不烂的素质。顽强意志、坚定信念就是人民军队的力量之所在。同时,影片也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在当时已经崭露出的历史洞察力、真理与实践结合力、审时度势、放眼全局的革命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的能力,展现出了他对中国革命具体情势的深入理解,把发动农民革命作为关键,为中国革命未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
重温历史,让我们看到了现在的得之不易;再现历史,让我们树立责任之心;鲜血换鲜花,生命换和平。在如今国际形势下(特别是我们周边一些邻邦不友、言行不善),我们的安全感是缘于我们有一支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的人民军队。中国和中国人民热爱和平,但不代表我们“怕”冲突。而作为在人民军队保护下,在和平社会中工作和生活的我们,唯一能做的,就是用自己的行动、自己的责任心,做好每一件事,不以善小而不为,不以恶小而为之。

再次向在建军大业中流血牺牲的勇士们致敬!


网站地图